专访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与中国汽车产业共探材料创新全球路

时间: 2025-06-18 04:45:07 |   作者: 8亿彩票官方下载安卓

  专访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与中国汽车产业共探材料创新全球路

  2025年04月23日 11:13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陈归辞,曹恩惠

  丁泓禹表示,参加上海车展旨在加强与国内企业合作,共探汽车行业未来。中国市场对智能化需求全球领先,3M将通过本土化布局和创新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来自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总裁丁泓禹的答案是:“我们此次参加上海车展的最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这一平台与更多国内企业交流,一同探讨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国内企业的深度合作。”

  丁泓禹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舒适性与轻量化及可持续发展等是当前汽车行业的主要流行趋势,这也给3M在材料端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遇。

  当下汽车产业革新朝着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加速推进,提升动力电池性能、优化人机交互体验等产业核心聚焦点,对材料创新提出诸多迫切需求。

  丁泓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十多年前,3M就预判电动化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展开积极布局。“汽车电动化进程的推进,对电池包组装提出愈发严苛的要求。行业需解决提升电池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优化热管理效能、强化密封绝缘等问题,这为材料科学提供了许多机会。”

  针对相关需求,3M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例如,3M热界面材料与热失控防护解决方案可帮助延长动力电池的续航能力与常规使用的寿命,并提高其安全性。

  汽车智能化的趋势则让3M在汽车玻璃上,看到了新需求。丁泓禹指出,过去汽车上的玻璃只是作为单纯的视觉介质,但随着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玻璃开始整合慢慢的变多的功能,如显示、通讯、隔热等。

  轻量化、可持续也是3M积极拥抱的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丁泓禹向记者介绍,3M从两方面赋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材料端选用更环保的原料,如本次车展将推出的全新声学材料,15%的原材料来自可回收、可降解材质;另一方面,帮助客户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减少能耗和材料浪费。”

  作为多元化材料企业,3M在汽车领域之外的电器、电子、通信等众多领域所沉淀的技术与经验,也成为其深度融入汽车行业变革浪潮的一个核心优势。

  丁泓禹举例和记者说,智能化座舱的显示屏一定要通过严密的光控制技术来实现画质亮度和对比度及安全性等要求。而3M最早在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领域已经积累了有关技术,如今许多智能手机所采用的光管理技术及材料正来自3M,因此3M得以将这些成熟技术移植到汽车领域。

  从1984年11月在中国注册成立,3M在华发展已有40年。目前,该公司已在中国市场建立了7个生产基地、4个技术中心、2个物流中心,员工数超过6000人。

  “我们在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与成熟的运营体系。”丁泓禹对记者表示,依托3M的“研发-生产-测试”全产业链布局,以及3M汽车材料科学学院(AMSA)、中国结构胶测试实验中心等平台,3M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全球研发实力与本土创新优势的高效融合。

  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拥抱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行业蒸蒸日上的当下,3M在汽车领域推出的不少材料和应用解决方案,均首发于中国市场,而后逐步推广至其他海外市场。

  丁泓禹对记者指出,中国汽车行业对智能化的需求大概是全世界最高的,中国的汽车电池行业也在全球领先。

  “作为一家全球性企业,我们秉持‘立足中国,发展中国,面向全球’的理念。”丁泓禹和记者说,3M针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前沿技术需求,配合中国汽车从业者共同开发出高性能的汽车材料及应用解决方案。同时,在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中,3M也会凭借自身的全球能力,配合中国企业一起走向全球。

  “国内竞争很激烈,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激烈的竞争给创新提供了非常好的土壤,因为只有竞争才会有创新。”在丁泓禹看来,中国市场环境中,简单地比价格的时代已结束。“‘拼价格’已经没办法通过简单选用更低价的材料来实现,真正的降本需要通过创新来实现。比如我们推出的自动化电池组装解决方案,可以通过降低人力成本和缩短电池组装时间,来实现降本。”

  “在我们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我们不是太多地关注市场占有率,而是更关注怎样通过创新来为整个行业带来突破。”丁泓禹表示。

  丁泓禹进一步透露,在汽车领域,电动化、智能化、个性化、舒适性与轻量化及可持续发展等趋势为3M所持续关注,并予以推动创新。“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深化在中国从研发、生产到测试的全产业链本土化布局。”

  一个新的动向是,3M目前正在与国内玻璃企业及头部汽车电池企业组织合作。“未来,3M会加强与国内汽车企业的深度合作,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探索更多合作机遇。”丁泓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