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3·15”晚会揭露了一起卫生巾和纸尿裤残次料被翻新并“二次”的乱象。这一事件将稳健医疗旗下的全棉时代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其与涉事企业存在业务往来而备受关注。
3月16日,深交所向稳健医疗发出了关注函,要求公司详细说明其在原材料采购及生产残次品处理方面的制度与实际执行情况。这是今年创业板发出的第一份关注函。
回顾历史,全棉时代并非首次陷入质量争议。此前,奈丝公主卫生巾因“长度虚标”引发广泛讨论;一条广告被指带有“辱女倾向”;而在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关于产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也屡见不鲜。
2020年,稳健医疗以“口罩第一股”的身份成功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股价飙升近70%,成为长期资金市场的宠儿。虽疫情的到来,稳健医疗凭借口罩等医护产品的畅销,业绩达到巅峰,股价一度攀升至217元的历史高点。
然而,进入后疫情时代,市场红利逐渐消退,稳健医疗的业绩也随之下滑。曾经因口罩业务净利润翻了7倍的医疗消费巨头,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信任危机。
在3·15晚会曝光山东济宁“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销售劣质卫生巾和婴儿纸尿裤的内幕后,全棉时代迅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声明中称,所有在官方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均严格遵循国家相关安全准则规范,拒绝使用二次回收原料,并经过国家权威检验测试机构认证合格。同时,声明强调公司与涉事企业无任何合作伙伴关系,也未提供授权或供货,并表示将配合监管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尽管如此,这份声明并未完全打消消费者的疑虑。不少网友认为,企业的声明过于急于撇清关系,而对内部管理漏洞的深入自查不足,导致残次品外流的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3月16日早间,深交所再次向稳健医疗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在3月20日前回复并对外披露是否知悉、参与报道所述违规业务,以及与涉事企业是不是真的存在交易往来、关联或合作伙伴关系等内容。受此影响,截至3月17日收盘,稳健医疗股价下跌超过6%。
事实上,全棉时代的质量上的问题早已不是第一次引发公众关注。黑猫投诉反馈平台上显示,涉及全棉时代的投诉已达1229条,大多分布在在纸尿裤致婴儿皮肤发红、隔尿垫外包装布满蟑螂屎、卫生巾中发现虫卵等问题上。
此外,2024年的一起事件中,全棉时代旗下奈丝公主品牌的湿厕纸因可冲散性不达标被广州市消委会点名批评。同年,有消费者实测发现多款卫生巾的实际长度与标示长度不符,其中就包括奈丝公主品牌。
这些负面事件不仅让我们消费者对全棉时代的信任逐步减弱,也让企业在宣传中所强调的“全球优质棉花”显得愈发难以令人信服。
稳健医疗成立于1991年,旗下拥有稳健医疗、全棉时代和津梁生活三大品牌,业务涵盖医疗耗材和健康生活消费品两大板块。2020年疫情期间,稳健医疗生产的N95口罩、防护服等成为紧俏物资,当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25.3亿元和38.1亿元,同比增长173.9%和597.5%。
然而,虽疫情结束,稳健医疗的营收和市值双双大幅度地下跌。2021年,公司营收降至80.37亿元,同比下降35.87%;纯利润是12.39亿元,同比下降67.48%。尽管2022年通过并购实现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利润增长,但一年后业绩又出现下滑。
面对业绩压力,稳健医疗开始削减成本开支。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缩减至3.22亿元,同比减少34%;员工数量较前一年减少1928人。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大营销投入,2020年至2023年间,销售费用逐年递增,2024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5.76亿元。
即便如此,公司的业绩改善并不明显。2024年前三季度,稳健医疗营收仅同比增长0.99%,归属净利润却大幅度地下跌74.25%。
为了扭转颓势,稳健医疗将目光投向了消费品牌全棉时代。全棉时代的核心产品有全棉柔巾、奈丝公主卫生巾和奈丝宝宝棉尿裤,并扩展至个护家居、婴童用品等多个品类。
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全棉时代贡献了超五成的营收。2024年上半年,该品牌实现盈利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核心爆品干湿棉柔巾营收6.8亿元,同比增长24.8%;卫生巾和成人服饰两大品类分别实现盈利收入3.2亿元和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和8.9%。
然而,近期全棉时代卷入卫生巾残次料被翻新售卖的风波,使得稳健医疗的新希望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稳健医疗董事长、全棉时代创始人李建全曾表示,在当前理性消费的大环境下,企业要用心、用行动为广大购买的人创造舒适、健康、环保的产品。2025年初,他提出了“百年稳健-品牌向上”的目标,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一家仅有5人的敷料加工厂起步,发展到市值百亿的行业领军者,李建全用了34年书写了一个关于长期主义的励志故事。然而,当规模扩张与品控失守相遇时,这家立志百年的企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如何在速度与质量之间找到平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